行业新闻

【工业防霉剂】涂料防霉剂作用机理

2020 年 4 月 2 日

防霉剂是能抑制霉菌生长和杀灭霉菌的一类高分子材料添加剂,能使高分子材料免受 真菌侵蚀,保持良好的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涂料的成膜物质由各种天然和合成高分子化合 物组成,要经受氧、热、光、化学侵蚀物等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还会遭到霉菌等多种生物 体的破坏。涂料被微生物污染,出现黏度下降、颜料沉降、发生臭味、产生气体、容器膨胀、 pH 漂移和体系破坏等现象,称为腐败。在溶剂型涂料中,腐败的问题不突出。霉菌侵蚀涂 膜,造成涂膜色变、发黏、穿孔、破坏和剥落,失去附着力,影响涂膜的保护性能及材料的 整洁和外观,降低力学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给环境卫生造成危害。 涂料所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含酪蛋白、大豆蛋白质、藻朊酸、淀粉、天然胶、纤维素衍生物、脂肪等可被霉菌摄取的物质,易受霉菌侵害。多数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很强,某些品种 (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过氯乙烯、偏氯乙烯等)因其结构所致,耐菌性较差,易被霉菌分解。涂料所用助剂(如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有机填料、着色剂等)既是霉菌的营养源,许多品种还是殖菌性物质,加入这些助剂往往是造成涂料和涂膜菌害的主要原因。吸附于涂膜表面的灰尘等,也是孳生霉菌的营养源。     腐蚀涂料及涂膜的霉菌属于真菌,有萨氏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白曲霉、构巢曲霉、紫色 青霉、扩展青霉、错乱青霉、拟青霉、木霉、头孢霉、芽枝霉、输枝霉、葡柄孢霉、出芽茁霉等。霉菌是种属繁多的微生物类群,分布在土壤、水、动植物体或空气中,几乎无处不有。霉菌依靠从其他物体吸取养分,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存,能分泌出各种各样的酶,把有机物分解成易于摄取的养分。只要有极少的营养,在适宜温度(26~32℃)和相对湿度(>85%)下,霉菌就可生长繁殖。涂料防霉剂对霉菌的杀灭作用,是通过孢子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阻碍孢子发芽或杀灭孢子。防霉剂对霉菌的毒杀作用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消除或抑制霉菌细胞内各种代谢酶的活性;与酶蛋白的氨基或巯基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机能;抑制孢子发芽时RNA 的合成,从而阻止孢子发芽;加速促进磷酸氧化-还原体系,以破坏细胞的机能;破坏霉菌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抑制电子转移体系及转氨酶体系等。

战疫情中常见工业杀菌剂抑菌剂

2020 年 3 月 29 日

1、84抑菌液 84抑菌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抑菌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抑菌。 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HClO是一种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抑菌的杀菌作用。 注意事项——腐蚀性、氯气 1.84抑菌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按照说明书),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84抑菌液的漂白作用和腐蚀性较强,可腐蚀金属,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切记把84抑菌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抑菌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尤其是洁厕灵(一般都含有盐酸)与84抑菌液千万不能一起使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2、75%酒精抑菌液 75%酒精抑菌液常见的酒精浓度为95%和75%。95%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因此,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包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抑菌杀菌。 注意事项——易燃易爆1、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星就会闪燃,使用时切忌远离火种。2、使用后必须将容器上盖密封,严谨敞开放置。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封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3、家中需要酒精抑菌时,可购买小瓶装的(≤500ml)。家中不要囤积酒精。存放时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4、酒精着火断氧是最靠谱的扑灭方法,可用湿布盖火,灭火时不能有快速拍打动作。       3、胍类和季铵盐类 胍类和季铵盐类抑菌剂都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到杀灭作用。常用的有新洁尔灭、苯扎氯铵、双十烷基卞基氯化铵、双胍、单胍、葡萄糖氯己定、醋酸氯己定等。 这类抑菌剂可用于皮肤和黏膜抑菌,也可作为环境和物体表面抑菌剂,譬如人居环境抑菌和养殖场抑菌。因其具有杀菌范围广、不易燃易爆、没有刺激性、气味低、不腐蚀金属、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家用抑菌产品和工厂环境抑菌中使用比较安全的一种杀菌剂。 不过胍类和季铵盐类是一类低效抑菌药物,对细菌的繁殖体杀菌作用强大,但不能杀灭细菌的芽孢,所以常与其他抑菌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适合有机硅消泡剂的杀菌防腐剂

2020 年 3 月 11 日

有机硅乳液型消泡剂由于具有表面张力低、消泡效果明显、无生理毒性、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等优点,广泛用于染整、食品、发酵、造纸、化工生产、粘合剂、胶乳、润滑油等行业。由于水/硅油的界面张力较高,硅油比较难乳化,在生产过程中需大量使用乳化剂、增稠剂和助剂,这些都会成为微生物生长的营养成分。当环境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便会大量繁殖,引起消泡剂变色、粘度下降、活性组分沉降、产生恶臭、甚至霉菌在表面集簇成团。微生物引起乳液的腐败会影响消泡剂质量,甚至造成整批产品报废,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南方的春夏两季,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微生物危害明显。因此,有机硅乳液的防腐控制是保证消泡剂质量的关键之一。对乳液的防腐控制,首先是要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一次污染,建立有效监控系统,防止生产原料、水质、环境、包装、容器、操作人员的污染。其次是解决产品在储运、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有效措施是在乳液中添加适合的防腐剂。有机硅消泡剂中使用的传统防腐剂主要是甲醛。由于它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近年来,它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有机硅乳液型消泡剂,pH 一般为 6~8,室温贮存温度一般不高于 40 ℃,贮存期多数为 6 个月。引起乳液腐败的主要菌属是铜绿色假单细胞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黑曲霉菌等。 卡松类杀菌防腐剂是有机硅乳液消泡剂中一种良好的防腐剂,高效、经济,可以较低的使用浓度和成本取代甲醛。

内墙防霉涂料施工

2020 年 3 月 11 日

1.防霉涂料的应用        内墙防霉涂料的主要品种是合成树脂乳液类涂料。其组成上和普通内墙乳胶漆的差别主要在于防霉剂的选用和用量上,即基本组成与普通内墙乳胶漆相似。因而,涂料组成和防霉要求决定了内墙防霉涂料的涂装技术。        防霉涂料的主要特征是防止霉菌在涂膜表面生长,是既具有正常装饰性,又能够避免涂膜表面滋生霉菌的功能性建筑涂料。在某些场合防霉涂料的应用很重要,例如食品车间、奶制品车间、烟草行业、肉食加工厂车间、冷库等。        防霉涂料既可以应用于内墙,也可以应用于外墙,现以内墙应用较多。应用于外墙时主要是针对南方温热气候条件下易生霉长藻的地区,在北方寒冷、干燥地区外墙防霉问题并不存在(应用于外墙的防霉涂料在涂装技术上没有特殊要求)。 2.防霉涂料施工前的基层处理        对于应用于内墙面的防霉涂料,特别是奶制品车问、和烟草仓库等易长霉,对防霉要求较严格场合的涂装,与乳胶漆的涂装工序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基层的要求和处理上。         (1)新墙面新墙面在涂装防霉涂料时,只要基层密实、干燥、无疏松、起壳、脱落等现象即可。最好的是水泥砂浆墙面,混合砂浆墙面次之。        新墙面涂装前,也要先除去墙面上的污物、浮灰等,并用防霉洗液冲洗。防霉洗液一般是由防霉杀菌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等配成的浓缩液。使用时应根据墙面的沾污程度将浓缩液和水按比例稀释。         (2)旧墙面旧墙面尤其是涂装过有机涂料、处于潮湿地区的旧墙面,往往会有霉菌的污染。如果发现或怀疑有霉菌存在,就应该进行彻底的除霉处理。因为只要有一点点地方的霉菌处理不净,霉菌便会迅速地继续蔓延。         除霉方法是首先对长霉部位喷洒抑菌剂或者特制的防霉洗液,以防止有生命力的霉菌孢子向四周飞扬。接着,在短时间内对墙面进行彻底清洗。例如,可用含防霉剂的热水洗刷,然后用防霉洗液清理基层,全面喷l~2遍。         有些霉菌对粉红、橙黄、棕色和绿色的涂膜会造成污染。并会在涂膜上留下斑迹,即使洗涤也不能够除去。当在污染的涂膜上再涂上一层新涂料时,也会因渗色而变色,因此有时在施涂新涂料钱要用漂白剂先洗去沾污点的颜色。        (3)基层处理的劳动保护虽然尚没有证据说明涂抹上的霉菌对人体有病源危险,但是霉菌对人体的健康是应该给予重视的,特别是对于有过敏体质者。例如,有的人接触到霉菌时,会因为过敏而引发哮喘。因此,对于霉菌滋长处进行墙面防霉处理时,必须戴好面罩等劳保用品,做好劳动保护。 3.防霉涂料配套涂装用腻子         用于与防霉涂料配套使用的腻子,不可采用普通涂料涂装常用的以纤维素为主要材料生产的腻子,而必须采用有防霉性能的建筑胶或防霉型合成树脂乳液加水泥调和腻子,避免基层发生霉变,并使腻子膜具有防霉性能和足够的强度。 4.防霉涂料涂装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涂装防霉涂料,与一般涂料涂装要求一样,要求涂装温度必须高于5℃。涂料涂装是在腻子干燥或者基层最后喷涂防霉洗液干燥24h后进行。如果是批涂的防霉腻子,尚需用砂纸将腻子膜打磨平整后涂装涂料。

防腐抑菌药

2020 年 3 月 11 日

防腐抑菌药 一般来说,抑菌药就指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则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抑菌药在低浓度时仅能抑菌,而防腐药在高浓度时也可能有杀菌作用。当然,作用时间、微生物当选量、温度及环境条件也是决定其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因素。本类药物与抗生素不同,其特点是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无特殊的抗菌谱,对机体组织与病原微生物间亦无明显的选择性,吸收后多能引起机体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因此通常不作全身用药,主要用于体表(皮肤、粘膜、创面等)、排泄物、器械及周围环境,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作用及机理]防腐抑菌药的种类很多,作用机理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大部分的抑菌药都是通过这一机理而起作用的,此作用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活物质,即一物质财富属天原浆毒,不仅能杀菌也能破坏宿主组织,因此只适合用于环境抑菌,例如酚类、醇类、醛类等。 2.改变菌体浆膜通透性:有些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浆膜的通透性,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水向内渗入,使菌体溶解或崩裂,从而发挥抗菌作用,例如表面活性剂。 3.干扰病原微生物体内重要酶系统:其杀菌途径包括:通过氧化还原扫应损害酶蛋白的活性基团,抑制酶的活性;或因化学与代谢物相似,竞争或非竞争地同酶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等,例如重金属盐类、氧化剂和卤素类。 [影响防腐抑菌作用与的因素]药物作用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也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防腐抑菌药的作用,应该很好了解各种能增强或减弱其作用的因素。 1.药物的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说来,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对组织的刺激性也越大。而药物浓度太低,接触时间太短,又不能达到抗菌目的。因此,必须根据各种防腐抑菌药的特性,选用适当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作用时间。 2.温度:温度与防腐抑菌药的抗菌效果成正比,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一般规律是温度每增加10,抑菌效果可增强1倍。例如表面活性剂在37时所需的杀菌浓度,仅是20时的一半,即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3.有机物的存在:病原微生物长与排泄物或分泌物一起存在,他们妨碍抑菌药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影响抑菌效果,季铵盐类、乙醇、次栌酸盐等受到有机物影响较大;过醋酸、环氧乙烷、甲烷、煤酚皂等手有机物影响较小。通常在应用防腐抑菌药前,应将抑菌场所打扫干净,把感染创中的脓血、坏死组织洗干净。 4.微生物的特点:不同菌种和处于不同状态的微生物,对于药物的感染性是不同的。病毒对碱类敏感,而细菌的芽孢耐受力极强,较难杀灭。处于生长繁殖期的细菌、螺旋体、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对抑菌药耐受力差,一般常用抑菌药都能受到较好效果。 5.相互拮抗:两种防腐抑菌药合用时,由于物理性或化学性配伍禁忌而产生相互拮抗,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工用,可使抑菌作用减弱至消失。 6.其他:抑菌药液表面张力的大小,酸碱度的变化,抑菌药液的解离度和剂型,空气的相对湿度等,都能影响抑菌作用。 常用的防腐抑菌药   防腐抑菌药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酚类、醇类、酸类、碱类、卤素类、氧化剂、染料剂、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和挥发性烷化剂等。各类防腐抑菌药的特点以及长用药物简介如下: 一、酚类 酚类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也能损害细胞膜,使胞将物质漏失和菌体溶解而呈现抗菌作用。 酚类在适当浓度下能杀灭繁殖型细菌,但对病毒、结核杆菌和芽孢的作用不强。其抗菌活性不易受环境中有机物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用与器械、排泄物的抑菌。对皮肤与黏膜有刺激及局麻作用。常用的有苯酚(Phenolum,石炭酸),煤酚(Cresolum,甲酚)、克辽林(Creolinum,臭药水)、松馏油(PicisPini,松焦油)、鱼石脂(Ichthyolum,一克度)等。 二、醇类 醇类由于能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和脱水而呈现抗菌作用,加之溶脂的特性使它易渗入菌体有助于抗菌作用的发挥。能杀死繁殖型病原菌,对芽孢、真菌无效,对多数病毒效果较差。常用的有乙醇(Ethanolum,酒精)、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um等)。 三、酸类 酸通过解离后的H+或整个分子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而呈现杀菌作用。酸溶液的杀菌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酸包括;1.无机酸:常用的有盐酸(AcidumHydrochloricum)、硼酸(AcidumBoricum)等;2.有机酸:常用的有乳酸(AcidumLacticum)、水杨酸(AcidumSalicylicum)、十一烯酸(AcidumUndecylenicum)等。 四、碱类 碱类的杀菌作用决定于其解离的OH–,解离度大,杀菌力强,但对组织的损伤性也大。因OH–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而死亡。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用的有氢氧化钠(NatriiHydroxydum,苛性钠)、氢氧化钾(KaliiHydroxydum,苛性钾)及石灰(Lime,生石灰)等。 五、卤素类 卤素是通过卤化或氧化菌体原浆蛋白而起作用的,它们对菌体细胞原浆或其他某些物质有高度亲和力,易渗入细胞与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他活性基团相结合(卤化)或氧化其活性基团,而使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呈现杀菌作用,抗菌谱广,作用强大,对细菌、芽孢和病毒等均有效。常用的含氯化合物有漂白粉、氯胺-T以及碘与碘化物——碘仿。 六、氧化剂 氧化剂是一类含不稳定的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有机物或酶即放出初生氧,氧化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呈杀菌作用,同时对细胞或组织也有损伤和腐蚀作用。细菌对氧化剂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革兰氏阳性菌、某些螺旋体较敏感,厌氧菌更敏感。常用的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等、常用于环境抑菌的氧化剂的过醋酸。 七、染料类 染料类主要是发挥抑菌作用,其分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分别与细菌蛋白质的羟基或氨基结合,破坏正常离子交换机能及抑制酶的活性,影响细菌代谢。 染料可分为碱性和酸性两类。碱性染料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选择作用,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常用的有雷佛奴耳、龙胆紫等。酸性染料抗菌作用较弱,应用少。 八、金属盐 重金属离子如汞、银、锌、铜等能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干扰巯基酶的活性,影响细菌代谢;较高浓度时则使蛋白质沉淀而杀死细菌。对机体组织有收敛、刺激以至腐蚀作用。有机物的存在会影响抗菌效力。杀菌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常用的有升汞、硫柳汞、硝酸银等。 九、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又称清洗剂或洗涤剂。因其表面活性部分不同,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合成洗涤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菌作用最强,它能吸附在细菌表面,使其张力隐低,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物质外渗而杀菌。其作用快,抗菌谱广,能杀灭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霉菌,但对病毒效果差,不能杀死芽孢、结核杆菌和绿脓杆菌。对皮肤刺激性很弱,毒性小,无腐蚀性。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新洁尔灭、抑菌净、度米芬、洗必太等。 十、挥发性烷化剂 挥发性烷化剂在室温下易挥发成气体,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与菌体蛋白、核酸等的氨基结合发生烷基化反应,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杀菌。杀菌力强,对细菌、芽孢、病毒、霉菌,甚至昆虫及虫卵等都有杀灭作用。主要作环境的气体抑菌,用于不能受热、受潮的物品。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及乌洛托品等。  

四类抑菌剂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上市的通知

2020 年 2 月 14 日

2020年2月4日,受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国内抑菌剂产品出现供应紧张问题,为保障抑菌剂产品的有效供给,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发布《关于部分抑菌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上市的通知》,该通知中表明4类抑菌剂产品(醇类抑菌剂、含氯抑菌剂、二氧化氯抑菌剂、过氧乙酸抑菌剂)在满足相应要求的前提下可在没有备案的情况下紧急上市。 紧急上市前,产品责任单位需要提供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报告及pH值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暂不指定来源亦无实验室资质要求,可为国内有抑菌产品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也可为其他来源检测报告,包括国外实验室检测报告、国内其他检测单位测试报告或企业内部自行检测数据,只要能证明含量及pH符合通知要求即可; 在目前疫情阶段紧急上市销售的抑菌剂,在产品销售的同时,产品责任单位需按照WS628-2018《抑菌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等法规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并按规定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和备案。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结束后产品责任单位尚未完成检测和产品备案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上述四类紧急上市的抑菌剂,有继续销售意愿的,应当按照原有正常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否则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抑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常见的几种抗菌材料有没有什么缺点?

2020 年 1 月 16 日

抗菌材料又可以大体被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两大类。 无机抗菌剂,是化合物、是无机盐、是复合物、是氧化物、是属于无机重金属单质。 常见的无机抗菌剂几个小的类别: 又分为载银无机抗菌剂、载锌无机抗菌剂、载铜无机抗菌剂、氧化锌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无机抗菌剂、二氧化钛无机抗菌剂等几个小的种类。 这类无机抗菌剂虽然毒性较低,但是具有毒性。但是还算耐热,并且也没有耐药性风险。这类抗菌剂多年来,一直都受到日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虽然可以说无机抗菌剂,在大多数材料中都能可以被应用到。 但是无机抗菌剂同样也有它的缺点:就是一般常见的无机抗菌剂,存在重金属对人体不够安全,抗菌效果不持久等不足。 有机抗菌剂给它的解释很简单,为有机合成物。但是有机抗菌剂的缺点是:常见的有机抗菌剂不耐热,由于受到耐热性的局限性,这类有机抗菌剂,一般被应用于塑料行业、纺织品后整理行业、涂料行业等用途上。 这样一来,长效抗菌且又安全、绿色、高效的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仍然是抗菌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长效抗菌材料的研究方向上,已经获得了一些值得开心的成就。

专家解读湿巾的质量及检测

2020 年 1 月 11 日

湿巾是由纯水、水刺无纺布和丙二醇制成的一种用于擦拭皮肤的一种纸巾。近年来,由于湿巾产品携带和使用比较方便,已经成为多数人家中、出行、办公室等必备的日用品。尤其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方便好用的湿巾跟奶粉、尿不湿一起并列成为现代家庭养孩的必需品。     湿巾在当下的使用普遍程度不容置疑,然而其质量的良莠不齐也是很多人始料不及。2016年底,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公布的一则关于某外资母婴用品公司召回一款婴儿柔湿巾的消息,引起强烈的反响。   查询近年来相关机构对湿巾的抽检情况,湿巾的质量问题并不鲜见:    2016年,广西检验检疫局对法检目录外进出口商品实施抽查结果显示,进口湿巾不合格率为47.1%。   2015年底,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市面上的湿巾进行了全面对比试验:50个样品中,2个菌落数超标,达2倍;23件检出防腐剂,25件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防腐剂,比例均高达40%。   2014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对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显示,进口湿巾质量堪忧,不合格率为87.5%,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同时也有微生物等安全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什么样的湿巾才算合格?湿巾有哪些质量要求?检测中应注意什么?本期我们邀请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化妆品及日化产品部技术经理袁海解读湿巾的质量及检测问题。   1.湿巾检测一般依据哪些标准?重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根据《抑菌管理办法》,湿巾属于卫生用品,生产人体用湿巾的企业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卫生用品的生产。   目前湿纸巾检测主要依据GB/T 27728―2011《湿巾》和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主要测试项目见表1。   尺寸检查是最基本的指标,统一的尺寸是企业生产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的基本体现。   抗张强度、尘埃度、含液量、可迁移荧光物质、去污力和腐蚀性等指标是湿巾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体现。抗张强度和尘埃度反映了产品原料的质量状况,尘埃度也是生产环境的映射,如果生产环境中尘埃粒子过高,会反映在终产品的尘埃度上;含液量可以反映配方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荧光增白剂本身是否对人体有危害,目前尚没有权威的数据,使用荧光增白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湿巾的白度;微生物指标是生产环境和工艺水平的体现。   pH值。湿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添加剂,经这些酸、碱、盐类的化学物质加工处理后,湿巾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湿巾pH值的偏高或偏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如人体的皮肤一般呈弱酸性,有利于防止一些细菌的侵入,若使用的湿巾含过强的碱性,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破坏,一些细菌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给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引起疾病。根据国家标准GB/T 27728―2011规定,人体用湿巾的pH值应在3.5~8.5之间。对于一些直接接触皮肤的婴幼儿湿巾产品,pH值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婴儿湿巾最好与肌肤的pH值接近,刺激相对小些。   GB 15979―2002 标准中对于湿巾和卫生湿巾产品有毒理学测试要求,新产品或当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毒性时,应按标准根据不同产品类别进行成品毒理学测试。   2.据您了解,湿巾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微生物超标是湿巾常见问题。湿巾中含有大量液体,其中90%以上为经过特别处理的水,其余则为一些添加剂,如保湿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湿巾可提供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包括合适的酸碱环境、温度、水及营养等,所以非常容易滋生细菌。湿巾产品的微生物污染不仅会带来产品损害而且如果所沾染的微生物是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还会带来健康及安全的损害。GB 15979―2002对湿巾产品微生物项目要求具体包括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等4项,其中,致病性化脓菌实际包括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3种致病菌。   出现微生物超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环境和原料没有控制好;另一个是生产工艺,或者说产品配方有问题,配方中的防腐体系不能杀灭或抑制污染的微生物。    3.对企业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质量(可以举例详细阐述)?   企业应保证在洁净的生产环境下生产湿巾,控制原料的微生物含量,避免微生物污染; 设计合理的防腐剂体系,杀灭或抑制污染的微生物,但是也不能滥用防腐剂。建议企业参考我国或发达国家地区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要求,选择湿巾产品中的防腐剂。   对于湿巾产品,微生物污染是很大的风险,生产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带来微生物污染,湿巾产品添加防腐剂是业内普遍的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由于我国对湿巾产品中防腐剂使用没有制定法规或标准进行规范,我国的湿巾中防腐剂的添加是存在一定乱象的。乱象的表现就是随意添加防腐剂或大剂量添加防腐剂。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等,人体用湿巾属于化妆品,受化妆品法规规管。为了预防微生物污染而添加的防腐剂必须使用规定的防腐剂并满足限量要求,只能在准用防腐剂列表中挑选防腐剂,不同的防腐剂有不同的使用限制和用量限制。如国内的湿巾企业经常添加的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混合物(俗称卡松),在欧盟是不允许添加在湿巾产品中的,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有很强的致敏性,欧盟消费品研究委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由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引起的致敏案例。目前在欧盟,卡松混合物只能用于淋洗类化妆品,之前允许在驻留类化妆品中使用的甲基异噻唑啉酮也改为只能用于淋洗类化妆品。   我国最新的化妆品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对于卡松混合物的要求和欧盟一致,但是对于甲基异噻唑啉酮还是允许使用在驻留类化妆品中的。如果企业有出口湿巾的生产,需要关注目的国对于湿巾的规管要求,我们在欧盟的REPAX(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网站上有发现中国产的湿巾被召回案例,原因就是添加了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4.湿巾的检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有哪些难点)?   湿巾的检验中要注意微生物检测所需提供的样品量,根据强制标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检测卫生用品的微生物时要求在同一批号的三个运输包装中至少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装,1/4用于检测,1/4用于留样,1/2用于复检。如果样品菌落总数检测结果超过GB 15979―2002标准的规定,应用1/2的复检样品复测2次,根据复测结果判定样品微生物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对于湿巾样品,12个最小销售包装的成本还是有些高的,不是所有被抽检企业愿意承担此成本。   一些检测指标不是针对所有种类湿巾的,例如:pH指标只针对人体用湿巾;含液量测试是仅针对非织造布(无纺布)生产的湿巾的要求;非织造布(无纺布)生产的湿巾不检测横向抗张强度和尘埃度这两个指标;腐蚀性指标只针对卫具用湿巾;去污力指标只针对厨具用湿巾;申请检验前要了解送检样品的原材料情况,以免多做或漏做指标。   5. 质量好的湿巾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对消费者和经销商来说,有哪些简单便捷的办法来鉴别湿巾的质量? 湿巾的使用中应注意哪些?   建议在选择湿巾注意以下几点:   (1)从看外观,湿巾不应有掉毛、掉屑现象;湿巾主体应洁白柔软,但是洁白的效果不应是通过荧光增白剂获得的;不应有明显的尘埃。软包装湿巾不应有胀包现象,如有胀包,可能有微生物污染存在。   (2)含液量??符合标准要求,不能太干,包装的密封性也要好,以免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含有的液体挥发。   (3) 没有异味或霉味,好的湿巾开封使用后不易被真菌或细菌污染,如果开封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湿巾上有黑点或有霉味,可能被微生物污染,不要再使用。取用湿巾时保证手的清洁,使用后及时密封包装,以免液体挥发。   (4)湿巾的标签应该符合《抑菌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和《抑菌产品标签、说明书各项内容书写要求》要求,标签上应有产品名称、主要原料名称、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编、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号、产品执行标准号、净含量、保质期和质量合格等标识;卫生湿巾还应标注杀菌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标识。  

抑菌湿巾与卫生湿巾

2019 年 2 月 27 日

在《抑菌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中的生产类别中,并无抑菌湿巾的类别,国内到目前为止也无抑菌湿巾相对应的卫生标准,也就是说,至今,抑菌湿巾即非抑菌器械也非抑菌产品。既然抑菌湿巾不属于抑菌产品,当然就不可能在包装上出现抑菌二字,因为,只要出现抑菌二字,那便是当抑菌产品,只要当抑菌产品,就该符合《抑菌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中的分类要求,要有相对应的卫生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湿巾产品不能标注抑菌湿巾的法律根据。 在《抑菌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中的生产类别中,抑菌产品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抑菌剂、抑菌器械与卫生用品,卫生用品中就有卫生湿巾的类别。按照《抑菌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的要求,第一类和第二类产品需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而卫生湿巾属于第三类产品,所以并不需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在WS575–2017《卫生湿巾卫生要求》中,除对卫生湿巾有相应的微生物指标,有杀灭微生物指标,有杀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并且在应用范围中注明:卫生湿巾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普通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杀菌。同时在WS575–2017《卫生湿巾卫生要求》中的第9.2条为“包装标识应符合《抑菌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定》(2005 年版)的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191 的规定”,这也就说明卫生湿巾是按抑菌产品进行管理,所以卫生湿巾的包装上必须标注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号。综合以上法规内容得知,目前卫生湿巾的包装上需有卫生许可证号,应用范围为卫生湿巾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普通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杀菌,不需要安全评价报告但需要有相应的检测报告。 从法规角度对抑菌湿巾和卫生湿巾的应用进行剖析可知,不管湿巾的抑菌水平有多高,也不能叫抑菌湿巾,本身叫抑菌湿巾就已不符合法规要求。而卫生湿巾属于抑菌产品中的第三类,即卫生用品,在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杀菌时,合法合规,且不需提供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但要提供一系列相应的能证明其安全性及杀菌性能的检测报告。当然,在选用卫生湿巾时,尽可能选用杀灭微生物指标高的卫生湿巾。目前,有些卫生湿巾杀灭微生物指标所达到的水平,已经可达到抑菌剂级别的水平,但依然不能标注“抑菌”二字。   目前,这两种湿巾都会按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一是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检测方法进行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二是根据《抑菌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进行湿巾挤出液(注意是挤出液不是生产湿巾的原液)进行微生物杀灭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只要这两种检测报告都合格,就可能证明是合格产品。至于在临床现场使用的实际效果,因环境污染过于复杂,所以具体抑菌水平高低,可以参考更多的检测报告,如美国产品卡瓦布和PDI湿巾能提供权威的美国EPA检测报告,以证实其杀菌能力。英国的伽玛湿巾、法国的ANIOS湿巾、德国的舒安美湿巾等则能提供权威的欧盟EN检测报告以证实其杀菌能力。美国产品有EPA认证,欧洲产品有CE认证,澳大利亚有ARTG认证,这些认证体系均有参考意义。有的产品还在国内检测机构按《抑菌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对湿巾做了对医疗器械模拟抑菌现场试验,并且在大型三甲医院做了现场抑菌试验,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资料以证明产品的抑菌可靠性。 总之,用于物体表面清洁与杀菌的湿巾类产品,目前只能称之为“卫生湿巾”,不能称之为“抑菌湿巾”。在进行物表的清洁与杀菌时,选用“抑菌湿巾”不符合法规要求,而使用“卫生湿巾”对物表进行清洁与杀菌,则符合法规要求,当然,按目前法规要求,不管卫生湿巾实际抑菌水平有多高,也不能宣传用于物表进行抑菌,只能宣传清洁与杀菌。

湿巾分类及合规要求

2018 年 11 月 26 日

1 普通湿巾合规要求 普通湿巾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应符合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27728-2011《湿巾》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检验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含液量、横向抗张强度、包装密封性能、pH、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等。 2 卫生湿巾合规要求 卫生湿巾是指以非织造布、织物、木浆复合布、木浆纸等为载体,适量添加生产用水和抑菌液等原材料,对处理对象(如手、皮肤、粘膜及普通物体表面)具有清洁杀菌作用的湿巾。除应符合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WS 575-2017《卫生湿巾》的相关要求。  3 抑菌湿巾合规要求 此前,由于抑菌产品目录里并不包括抑菌湿巾,也没有针对抑菌湿巾类产品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监管部门也不确定,所以国内对于抑菌湿巾的监管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但近期由国家卫生监督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发布的《载体抑菌剂卫生要求》征求意见稿或将改变这一现状。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抑菌湿巾属于载体抑菌剂,可用于卫生手、皮肤、粘膜、普通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疗器械及医疗用品表面。根据其使用对象以及《抑菌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规定》可知抑菌湿巾应属于第一和第二类抑菌产品,首次上市前需由责任单位完成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并在省级卫生部门进行备案,通过后方可上市销售。该团体标准为抑菌湿巾的市场监管和合规要求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Scroll to Top